时间的无所不在、量化的图景、指令性、倒计时和即时性是当代的超时间的五个特征。这不是时间本身。


《超时间》

Pascal Chabot

柳盛一 译


译文来源:「休闲哲学」公众号


帕斯卡尔·沙博(1973-),比利时当代哲学家。著有《西蒙东的哲学》(2003),《进步之后》(2005),《全球倦怠》(2013),《转型时代》(2015),《存在,抵抗》(2017),《想买语言的人》(2018)。


时间无处不在

6点闹钟响起,6点15分洗漱,6点30分喝咖啡,6点50分上车,7点堵车,7点15分堵车和听广播,7点30分送孩子上学,8点15分听广播和堵车,8点30分到办公室,8点32分讨论,8点40分打开电脑,8点42分,8点49分, 8点50分,处理邮件,8点55分、9点3分、9点7分、9点22分、9点32分、9点37分、9点43分,处理邮件、邮件、邮件……

9点50分喝咖啡,10点开会(浪费时间的长会议),11点30分在电脑上处理杂事, 12点13分,12点23分,12点28分,处理邮件,接听电话,12点30分吃午餐,购买新头盔,1点30分回到电脑前工作,2点开会,2点30分、2点34分、2点42分、2点56分、3点2分、3点39分,饱和式工作,处理邮件、 电话、邮件,4点喝咖啡,4点15分,各种存储,4点30分写报告,5点23分,5点31分、5点39分、5点52分,处理邮件,6点关电脑……

6点12分堵车,6点24分到学校,6点45分接孩子放学,7点30分回家,7点35分看电视,7点38分,处理邮件,7点48分处理邮件,8点,晚饭,8点讨论,8点,遗忘,8点49分接听电话,8点54分处理邮件,9点接听电话,9点20分孩子睡觉,9点43分看电视,10点12分关闭电视,11点22分停止活动,4点21分,失眠……

上述时间与任何人在任何时间点上的相似之处当然是巧合,这就是在当代的超时间中的一天的普通节奏。时间无处不在,显示在各种格式的屏幕上,时刻提醒,始终精准。在这种超时间的主要特征中,首要特征是它无处不在。

通过各种器材和媒体(主要是数字媒体),它不断重复,产生了一个非常紧凑的日程网格。时间被说、被读、被记录;它存在并坚持存在,就好像我们的社会想要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发生对它来说不可想象的事情:忘记时间。这种无处不在类似于对人造时间的无意识崇拜,对他们而言,自然的节奏日益被掩盖。

超时间的第二个特点是它是定量的。一分钟就值一分钟,不管它是徒劳的还是决定性的。对所有人来说,重要的是可以被量化的时间,据此,人们可以衡量行动的相对价值。在一项任务上投入的时间总量越多,它的重要性通常也就越高。非常明显的对数字的偏好强化了这种不间断的计算,同时破除了时间与金钱之间的可兑换性,这是技术资本主义的支柱之一。

在这种超时间里,一个小时的质量——用安德烈·布勒东的话来说是时间的黄金——如何并不是一个优先的问题。我们当代的时间组织的第三个特征是,时间的在场常常被实际经验为一种指令。时间与对尚未执行的动作的不断提醒相伴而行。它下令加快步伐,它强行评估不同事务的紧急程度,它将延误的次数客观化。

根据超时间的发条,(我们之间的)比赛永远不够快,每一天都没有足够的时常。正如普罗克拉斯所说,时间是为了我们的存在:有必要去除它的一部分,以便我们的欲望能够设法寄宿在那里。在这种情况下,拥有时间从来都不是问题。

然后,时间开始了一种多到数不过来的倒计数。估算到达时间的GPS,预测下载时间并提示剩余时间的计算机,我们根据倒计时工作。这些精确且通常准确的预测以相反的方式处理绵延时间,即显示还需要耗尽多少分钟或多少小时才能够得到结果。随着计算机算法对新的活动领域的支配,这些设备的无可否认的实际优势越来越普遍,它们迫使人类习惯于其本能地拒绝的计算模式。

因为“剩余时间”的含义再清楚不过了,从存在主义的角度来说,倒数日期有着令人毛骨悚然的意味。然而,正是这种落后的计算正在蔓延,因为计算机的内部时钟被编程为预先计算一个动作的长度,以便首先优化它。

最后,超时间是即时性的。我们过去常常学习一种受益终生的姿态,我们为至少一个世纪来种植橄榄树,我们为永恒建造大教堂。现在,优先被使用的是短的时间、可修改的项目、快速的结果。试用期很短,甚至想法也会很快过期。在即时性中,未来不可能比一箭之遥更远。

我们缩短了时间,缩短了流程,提前了期限,并加强了将我们与其分开的时刻,以便在足够短的时间内收集整个序列以使其可控。

“当下至高无上”

即时性中的主角类似于摔跤手:他们以一种近乎反射的方式采取行动,没有一种进行调节的心灵。因为即时性的东西并没有经过长时间的反思,也并没有被一种可以与深层存在及其愿望产生共鸣的想法以及被一种有闲暇慢慢展开,最终回归坚实并摆脱现实的束缚的想法所调节。

一个心思的时间很长,不代表它不是快的。相比之下,更有效率的即时性也不是有意识的。人们的反应多于其决定。

时间的无所不在、量化的图景、指令性、倒计时和即时性是当代的超时间的五个特征。这不是时间本身。支配时间的是当代的图式:即将我们时代特有的心理习惯和行为模式投射到沙漏和自发的时间之上。

因此,超时间将自己强加于人类不断寻求组织的这个大中立者。时间就像一只闭上的眼睛,我们从不厌倦地审视它,并且由于不知道它是什么,于是就用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过度解释来处理它。


展现

超时间遵循一种全新的图式,完全专注于当下。当下和现在在这里占主导地位,它不像命运,后者将经验植根于起源的过去,而进步,则由朝向理想未来的势头来滋养。超时间的世界是一个经验的世界,由不断进步的技术——它们有能力展示,也就是说,使在场,在其他时代,技术或许只能提及它们——来支撑和滋养。

在超时间中——即使是以虚拟的形式并且通过屏幕——真实的东西确实是在那里,它是可用的、可召唤的、可消耗的或至少是可见的。这是一个不会为一种不可见的嵌合体而烦恼的平淡无奇的、物质主义的世界,也是一个幻灭的,有时甚至是血淋淋的世界,即在一个不宜生活的乌托邦中进行未来主义的冒险。

我们按照时事新闻和网络、日程安排、屏幕和远程办公的节奏生活在那里,人们很快就会通过中介进行想象——会体验到一种从世界延伸出去的奇妙感觉——从而忘记那里。

超时间的人类已经是增强现实的受益者。多亏了数字假肢,他所看到的、他所触摸到的或他所体验到的都有可能引起大量的评论和比较,从而使它们的在场更为普遍、更易于分享。每个人都处在自己的泡泡里,每个泡泡都在一段时间内,所有人都只活在他们意识流的当下,一种感觉、想法、信息、行动和娱乐相滚动和相交织的心理中心。这些所有的体验——比古代文明所想象的要丰富得多——在一个漫长的当下上演,它不再记得与过去决裂,并且不再依恋过去的成就来想象一场革命的白板。

当然,正如我们将看到的那样,这个在场本身会招致许多批评。人们可以说它是不真实的、疏远的、虚幻的或无聊的;人们可以召集哲学团体参加保卫另一个世界的游行,在他们的旗帜上能够读到最愤慨的谴责。但是,在权衡他们的论点之前,仍然有必要了解,在人类历史上从未发生过如此惊人的展现过程。

更新于 阅读次数

请我喝[茶]~( ̄▽ ̄)~*

Noli foras ire 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