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被承认、被崇拜、被仰慕、被喜爱,这就表明我们真的是一个人,我们真的存在?
译者前言:有朋友在后台私信:Elsa Godart是谁?Elsa Godart是当代法国哲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和文学家,她在Pierre Magnard的指导下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在Gérard Pommier的指导下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本文译自她2023年6月出版的《空虚的生活》。
那些活着的人,就是那些角力的人;就是那些在心灵和脸颊上都布满了坚定目标的人,就是那些攀登崇高命运的顶峰的人,就是那些沉思着行走,醉心于崇高的目标,夜以继日地注视着它的人,或是某种神圣的劳动,或是某种崇高的爱。这是匍匐在约柜前的神圣先知,他是工作的人、牧羊人、劳动者、主教,他们心地善良,日子丰盛。他们活着,主啊!我怜悯其他人。因为虚无以其模糊的无聊让他们沉醉,因为最沉重的负担就是存在而不生活。
维克多·雨果,《惩罚》,IV,9
维克多·雨果在《惩罚》中坦率地承认,“最沉重的负担是存在而不生活”。也许,没有比这更好的形式来觉察我试图捕捉和描述的空虚的表象了。
用吉尔·利波维茨基的话来说,这是一种“没有悲剧或启示”的空虚,换句话说,没有存在的密度,没有给出让人通达深度和存在的形而上学的内容。
这是一种平面的空虚,没有起伏,没有密度,没有孔隙。这种空虚无法被提升,无法被丰富,无法被填补。这是一种我们寓于其中的空虚,一种习以为常的、方便的、轻松的空虚……几乎是一种快乐的空虚。
这种空虚既不是创造的驱力,也不是重生的动力。这种空虚是没有任何东西的可能性的空虚。一种在无聊抑或是空洞处找到其同义词的空虚。
这种空洞是道德层面的、理智层面的和存在层面的。它是一种对一切都事物都漠不关心的空虚。一种彻底的冷漠,其表现形式是偶然性:也就是说,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东西。这个世界也是如此,它追求的是存在,而不是生活。
“存在”与“生活”之间的区别恰恰解释了这种对“承认”的如此贪得无厌的寻求。因此,“存在”意味着通过他人的存在来承认我们的存在。关键在于 主体间性、他人的目光或话语。
当我被看见时,我就存在。
没有承认就没有存在。
另一方面,“生活”是生物学和生理学上的事实,除了死亡,没有什么可以对此提出质疑,它也并不要求任何特殊的努力。因此,“生活”就是在这个自然之中,受到欲望的驱动。
我们可以在没有任何生命意识的情况下生活,这与“存在”不同。“存在”以要求一种反思的意识:我不仅存在,而且我知道我存在,而且我必须背负着对我的有限性的意识的重担来生活。
生活是一个事实,而存在只是一个观念;生活不需要任何努力,而存在则要求工作;生活就是呈现出简单性,而存在则是经验复杂性。
生活是别人给予我的,而存在是自己赢得的。存在意味着思考,以及与世界、与他人相联系。生活就是接受生命的馈赠,除了这种人性,除了这种生物性,不求任何回报。
动物是活生生的,但是并不存在;人类主体是活生生的,并且试图存在。然而,正是因为我们的生活已经变得空虚,纯粹的空洞,我们才会对我们自己的存在进行过度投资,我们才会更加追求存在而不去生活。
我们的生命被蒙上了一层存在主义的面具,其表现形式就是永不餍足地寻求承认。因此,我们越是——带着恐惧——体验到我们的生命的空虚,就越是试图用被承认的、被看见的、被表演出来的、被美化的、被放大、被奇迹化的和被幻想化的存在来掩盖这种空洞。
我们对承认的渴求也是如此,它一方面试图掩盖我们生活的空虚,另一方面又试图——以一种充分的存在的理由——赋予这种空虚以合法性。
比如,思想空虚的知识分子不惜一切代价在CNews上存在;友爱空虚的青少年试图在TikTok寻获名气;前途未卜的失业者试图在LinkedIn上强化自己的职业生活;社交荒漠中的母亲在Instagram上过度活跃;还有,那些毫无生气的政客在 Twitter上无中生有地制造争议。
嗡嗡声是一种生活的空虚,它以存在事件的面貌出现。如果我们被承认、被崇拜、被仰慕、被喜爱(从“喜欢”到“我喜欢”),这就表明我们真的是一个人,我们真的存在,我们的存在不是徒劳的,我们是有“真正的”意义的,因为他人的目光和言语证实了这一点……即使付出的代价是过着一种虚假的——存在而不生活——生活。
为了更好地理解在这场掩盖我们空虚生活的争夺承认的竞赛中,真正的利害关系是什么,我将首先分析与我们的当代存在相关的空虚的语义场(第一部分):空无和虚无、不在场和缺乏、空白和空洞、贫穷、空虚和无聊、冷漠和匮乏……然后,我将尝试定义我所说的空虚生活的 含义。
为此,我将分析导致我们生活空虚的五个原因(第二部分):理想-逻辑空虚(政治的和精神的)、社会空虚、伦理空虚、亲密空虚和数字空虚。
随后,这些明显的或产生空虚的背景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我指出了其中的五种后果:空虚主体的来临(去主体化和去实体化)、空虚时间的来临、空虚联系的来临(去共主体性)、空虚欲望的来临以及最后的病理后果:空虚病症的来临。
为了反思当代空虚的症状,我举了三个例子:醉酒的空虚、性的空虚和虚拟的空虚。
由此,我将证明,这种绝对无法容忍的和绝对无法被表征——绝对无法解释的虚无——的空虚只有通过事实的存在的生产、只有通过承认,才能找到其合法性,承认在虚无面前充当了名副其实的反动者(第三部分)。
最后,基于这样的观察,我们应该扪心自问(第四部分):我们是否注定要在这个永不餍足的竞赛的边缘徘徊,就像快乐的西西弗斯一样,注定要存在而永远无法再生活?或者,我们是否有可能将真理和深度重新带回到我们的生活……而永远不会忘记,我们对承认的需求是永远不可能得到满足的。